火藍鋼針和火藍螺絲背後的歷史與原理

揭秘火藍(又名烤藍)過程

 

精美絕倫的火藍針背後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索的地方。

火藍,又稱為烤藍,一直與傳統製錶並行。Pomander手錶,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隻手錶,已經搭配了一枝藍鋼指針。那時候,將手錶的部件燒藍主要以實用為目的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,烤藍漸漸變成裝飾用途。在這篇文章裡,我們會追溯這轉變的譜系,並了解為何手工烤藍在當今依然是一種可行的製錶工藝。

歷史,和一點科學

在傳統製錶中,燒藍基本上等同鋼材回火。鋼材回火會在碳鋼硬化後進行,因為硬化過程會令鋼製部件變硬,但依然太脆來進行大多工作。

回火過程涉及將鋼材加熱到特定溫度,持續一段時間後將其冷卻。這個過程能降低鋼材硬度,同時還能增加其強韌性。燒鋼的溫度越高,它的強韌性便會越高,不過其堅硬度亦會越低。因此,因應不同用途,鋼材可在不同溫度下回火。舉個例子,比起螺絲,彈簧在更高的溫度下回火,因為我們需要鋼材具更高的強韌性,並且能承受塑性變形。

為何要烤藍?

在烤藍這門技藝裡,藍色不僅僅是顏色而已;它更會告訴你部件已回火至合適的溫度。

鋼製部件特定的回火溫度,對應於部件所需的強韌性和硬度的特定平衡。在製錶業的早期,那時候還沒有精準的溫度計,要找出準確的溫度讀數可是一項艱鉅的任務。這時候,顏色就能派上用場。

當我們回火碳鋼時,鋼材的表面會產生一層氧化物。根據加熱鋼材的溫度,表面上的氧化物會有不同程度的厚度,造成色彩上的變化。而這便稱為「薄膜干涉」現象。鋼材的顏色恰巧地與回火溫度有直接關聯,成為製錶師傅的溫度指示器。藍色能證明鋼製部件已回火至合適的溫度,並能產生正確的物理特性,同時,氧化物能提供腐蝕保護。因而,回火,即烤藍,成為傳統製錶工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現今的烤藍

雖然以往烤藍對製錶業有著重要的實際作用,但如今更多的是關於美觀,及傳統工藝的傳承。對機械性質和耐鏽蝕性的需求,現代的製錶師傅已在合金、電鍍方面找到更方便有效的方法取代,所以烤藍現在很大程度被用作裝飾用途。而且即便是為了整體美觀,用噴漆將指針變藍也更具成本效益。手工烤藍針和螺絲需要運用大量人力和時間,所以這門工藝可謂是一種奢侈。

即便如此,依然無法阻撓一些高級腕錶品牌,以及獨立的製錶師傅,執意在手錶裡採用手工烤藍的部件,因為氧化物所產生的色澤具有一種特殊的深度,那種瑰麗是電鍍或噴漆無法比擬的,故令不少人仍舊對烤藍情有獨鍾。人手烤藍的部件多多少少會有細微的色調差異。在奢侈品的價格點上,這樣的差異並不會被視為瑕疵,反而是標誌著手錶每個部件背後精湛的手工藝。

當烤藍這門工藝變得越來越小眾,我們更應記住藍鋼螺絲背後的工藝傳承,並欣賞每個作品及其工藝。這不僅僅是顏色而已,而是古老技藝。